森邻书屋

笔记体小小说:老实人形象的新意--说说京极夏彥《旧怪谈》之《拽了拽袖子》《如此遗言》《老实人》

笔记体小小说:老实人形象的新意--说说京极夏彥《旧怪谈》之《拽了拽袖子》《如此遗言》《老实人》

谢志强 

 

image.jpeg

京极夏彦△

 

image.jpeg

旧怪谈

 

 

 

被称为“日本聊斋”

 

日本新本格派推理先锋作家京极夏彦《旧怪谈》里(被称为"日本聊斋"),我选择哪一篇来说呢?

多年前,我曾从日本古典名著的《今昔物语》(三册)中提取素材,写就系列,在针对中小学的周报连载过。其实,那是重述神话的热点之中的表达。鲁迅的《故事新编》已有先例。博尔赫斯基本上是从书到书的作家,他甚至在多篇小说后注明出处。我在小说评论集《给石头穿衣》里,有一篇《绘画故事:有什么值得偷窃》,专题探讨几个国家的作家“偷窃”同一个古代故事,从而翻出新意。高明的作家都善于“偷窃”,低级的作家只会模仿。我的小小说集《被束缚的诗人》,写了西域古丝绸路的“魔幻”,它是“偷窃”的成果。换个词是发现后的重述。应和了卡尔维诺《未来千年备忘录》所指出的未来千年文学趋势之一:利用库存资源。过去的官方史料,民间传说,均为“利用”的对象。

 

IMG_258image.jpeg

《怪谈新耳袋》△

《旧怪谈》“偷窃”(换个词叫“利用”)的是日本江户时期的《耳袋》,体裁分类为杂文。无非是两百年前的作者根岸镇卫从道听途说、街谈巷议里获得的逸闻趣事、奇谈怪论、闲话谣传,多为民间传说。侧重于趣味性,被当代人视为“怪谈”。后人又模仿编撰了的《新耳袋》。京极夏彦可谓被译为中文最多、印量最大的日本作家,他新编的《旧怪谈》标明了选自《耳袋》,别有一番情趣。

《旧怪谈》封腰写着:全新演绎日本怪谈开山之作。我认为“开山”算不上。35篇重述,有着笔记体小说的味道。我想为何不同的国度、不同的时间,背靠背,不约而同地采取相似的表达方式:权且称为笔记体小说,而且是系列小小说的规模。存在先于命名,便于好打出个旗帜,召集类似的写法。笔记体小说在中国小说中有丰富的传统。墨西哥女作家玛斯特尔塔(被誉为穿裙子的马尔克斯)在《大眼睛的女人》中也用了类似的表现手法,塑造了一群生机蓬勃的姨妈。我一厢情愿地又自以为是地把其纳入这种表达式的旗下。

 

IMG_259image.jpeg

《百鬼夜行图》△

《旧怪谈》有35篇,究竟选哪一篇为例,我颇费思量。同一部书,不同时间阅读,且重读,会读出不同的意味:过去重要的不重要了,而不重要的重要了。我还渐渐消减,就像参评小说,初评,中评,终评。入围三篇:《拽了拽袖子》《如此遗言》《老实人》。

套用艾科《悠悠小说林》中的话,一旦进入小说林,要做好精神准备,因为在小说林里,狼会说话——这三篇以变体的方式“说话”——死者、猫、鬼。《拽了拽袖子》,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为忘年交,没想到后来邂逅的是已死亡的小男孩,不过,小手拽了拽他的袖子,这个细节证明着小男孩还活着。但是现实里,小男孩得了天花,已死了。幻觉和现实的界线已混淆。可见两个人的交情有多深厚了。这使我想到莫言的小小说《奇遇》。

 

IMG_260image.jpeg

《百鬼夜行图》猫妖△

《如此遗言》是祖父的遗言,形成这个家族不养猫的约定,可是祖父养过猫——猫突然说话,对祖父的行为发出人类的小孩般的感叹:遗憾啊。祖父只是愤怒——用火筷子去惩罚,由此维护人类的权威,猫怎么可以说人话呢?由此人与猫由亲近转为对立,猫逃离了这个家。看来祖父没做好精神准备——他还没有真正平等相处地爱那只猫。

 

IMG_261image.jpeg

《百鬼夜行图》△

京极夏彦是日本独特的妖怪型推理作家,新本格派先锋(所谓先锋,不是题材,而是精神)人物,其作品多取材于日本古代的鬼怪传说,跟中国的志怪小说相似,但他注重推理。《旧怪谈》保持着他的悬疑和推理风格,而小说精神相当贴近当今,结尾往往放空原由:不确定性或不了了之。有一点尤为特别:他的笔记体小说充满趣味。我喜欢跟有趣的人相处,而读小说,也在乎其中的趣味。京极夏彦的《旧怪谈》,有孩子般的天真和意趣。叙述从容,放松,不显出刻意制造悬念之痕,好似一个小孩听大人说有趣的故事,恐怖的故事并不恐怖,如同发生在日常生活中那样。背后,却感受到京极夏彦对生命对生灵怀有悲悯。

最后选定《老实人》。小说的人物长廊或谱系里有众多“老实人”。老实这个概念,现实生活中已带着贬义。小说要采取小说的方式恢复“老实人”的尊严。现实中缺什么,小说中要补什么,就像补天。

写老实的人多矣,可写老实的鬼难得。写鬼,其实写人。《老实人》中管账房的先生出差,带着听差的佣人,佣人就是老实人,很可靠很可信,可是,老实人突然要辞职——有一件不可推卸的义务。他如实告知:我本不属于人类。对长期隐瞒身份表示内疚,而且,直言“我本是魍魉(鬼怪)。”有意思的是,先生竟然不惊奇不害怕,笑着说:你突然这么说,让我感到为难。

进而写了老实人的恭敬、认真、道歉、无奈的态度——可见他很本分很实在。先生不得不中途失去得力的助手。京极夏彦沉着从容地穿行于悬疑的迷雾,展开情节(对话的方式)。读者终于知道老实人的义务是领取尸骸,而且为死者举办葬礼。死者对死者的义务,那么反衬出活者对死者的态度。以轰动的葬礼呈现已是死者的老实人还“活”着——对承诺的践行(放弃薪水,销声匿迹)。老实人不隐瞒,不回避自己的义务(相当于志愿者)。以其言行塑造了一个活生生但已死了的老实人,他以魍魉的形式和活人共事——堪称传奇或奇迹,不过,作家以平常的口气进行叙述。只有见多识广,阅历丰富的人才能以这种视角看待生生死死,此为小说的生命意识。从而给老实人的成活创造出适当的时空。

《老实人》的启示,一是小小说的要务是写人,借汪曾祺的《陈小手》里的话,作家活人多矣;二是,小小说要写出新意,要放在中外人物的谱系中去观照,从而写出独特的“老实人”。